鎂Mg(熔點651℃、沸點1107 ℃)
時間:2019-12-04 來源:http://www.a3a5.com/jswx/134.html
球化元素
(一)稀土和鎂
稀土和鎂都是強列促進碳化物形成的元素,在保證達到球化效果的前提下,鎂和稀土含量越少越有利于提高球鐵的塑韌性。但鎂是球鐵達到石墨球化不可缺少的元素,殘余鎂一般都控制在0.03%以上
球化處理中,鎂加入量、鎂殘留量對石墨球數(shù)均有影響。鎂在0.02~0.05%范圍內(nèi),隨鎂加入量增加,石墨球數(shù)增加。當鎂達到0.058%時,石墨球數(shù)下降,石墨形態(tài)也開始變壞。
稀土可以降低反球化元素的影響,對低質(zhì)量的生鐵,適量的稀土可提高球化率,稀土的作用是有益的。但對于高質(zhì)量的鑄造生鐵,由于有害元素的減少,過量的稀土?xí)档颓蚧省Ia(chǎn)低溫球鐵需選用優(yōu)質(zhì)鑄造生鐵和稀土鎂球化劑,降低球化反應(yīng)激烈程度,以得到高而穩(wěn)定的鎂吸收率。
在稀土鎂球鐵中,鎂起主要球化作用,稀土起輔助球化作用,并起到脫硫去氣、凈化鐵液、抗球化干擾元素的反球化作用。
原鐵液含硫量低,選用低稀土球化劑,稀土加入量少,殘留稀土量低,保證鐵液中殘留鎂量大于殘留稀土量;稀土含量高,球鐵的白口傾向大,極易造成偏析,組織中滲碳體多,而且石墨形態(tài)差,容易產(chǎn)生夾渣的缺陷,降低材料的綜合性能。